[桂柳文化]2025届高考桂柳鸿图模拟金卷(四)4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高考桂柳鸿图模拟金卷
2、2023-2024桂柳鸿图综合模拟金卷2
3、20242024年高考桂柳模拟金卷四
4、2024高考桂柳综合模拟金卷4文综
5、2024桂柳鸿图模拟金卷1英语
6、2024桂柳鸿图模拟金卷英语
7、2024高考桂柳鸿图综合模拟金卷英语2
8、2023-2024桂柳鸿图综合模拟金卷
9、2024年桂柳高考模拟金卷4
10、2024年高考桂柳模拟金卷
4历史试题)
【解析】(1)价值:《汉书》“记载有豫章郡十八县”体现的是郡县制,海昏侯墓出土玉印,“大刘”之“大”,“大”应读“太”,源自刘贺始封海昏侯国“太祖”之号,体现的是分封制,因此《汉书》记载和玉印等可实证西汉曾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竹简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因此竹简可论证汉代思想文化治理的基本情况;五铢钱、黄金、青铜器、玉器、漆器、衣物丝织品等体现的是与经济改革相关,因此五铢钱、黄金、青铜器、玉器、漆器、衣物丝织品等印证了汉代实行币制改革、与民休息等措施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异域风格的文物体现了汉朝与异族存在交流,因此“异域风格的文物”可论证西汉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中原与西城的文化交流。(2)根据“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得出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根据“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得出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得出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价值观;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18.【参考答案(1)宋代的商业革命:宋代商品经济获得发展,交易规模扩大,海外贸易繁荣,出现一些工商业集镇。科技革命: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在宋朝时期基本成熟,传播后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货币革命: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任答2点,其他例子言之有理也可)(2)表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人资本雄厚;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业资本转向生产领域。(3分,任答3点)说明:明朝中后期社会各方面出现了变化,商业市镇兴起,市民阶层壮大,阶级结构变动:贱商观念发生一定改变;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了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专制的新思想。(6分,任答3点)【解析】(1)举例:如选择商业革命、科技革命和货币革命进行说明,①宋代的商业革命:根据所学可知,国内贸易方面,宋代商品经济获得发展,交易规模扩大,出现一些工商业市镇:对外贸易方面,海外贸易繁荣。②科技革命:根据所学可知,三大发明,即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在宋朝时期基本成熟,究其影响而言,传播后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③货币革命: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2)表现:根据材料“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归纳出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根据材料“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归纳出商人资本雄厚:根据材料“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归纳出长途贩运发展较快:根据材料“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归纳出商业资本转向生产领域。说明:结合材料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可得:市民阶层崛起,阶级结构变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贱商观念开始改变;出现了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专制的新思想。19.【参考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2分)阐释:近代以来,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步从一个独立主权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都失败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延生后,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工农联盟,广泛发动群众,从国情现实出发,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为联合各阶级团结抗战,在边区民主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还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10分)由此可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1分)【解析】首先,阅读材料,选择角度,确定论题,如由材料“历史辩证法表明,哪一支政治力量能引领中国走出危机四伏的近代,就可能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选择遵循了历史第3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