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阶段考试(H094)(一)1语文试题

29

[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阶段考试(H094)(一)1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来,当下的方言保护更应该调动年轻人熟悉的网络形式,用智能手段转变语言文化传播每况愈下的态势,用多样化的媒介形式让方言活起来、新起来、亮起来(丁)。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下面对语段中画横线处的标点说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处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贺知章的话。此处属句中的引用,句号可放在后引号的后面。B.乙处的破折号使用正确,两个破折号表示插入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和括号的作用类似。C.丙处的括号使用正确,此处表示表示注释,对其前面内容的补充说明。·D.丁处的顿号使用错误,“活起来”“新起来”“亮起来”等词在句中作谓语,因此两个顿号要改为逗号。(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春和夏似乎着意在色彩上铺陈,堆红叠绿,难免流于形式的浅。秋更多的时候是属于听觉的,那些声音,或清越或铿锵,从色彩深处突兀出来,有破静为动之妙,凸显的是内核之美。侍灯夜读时,常有唧唧虫声自院墙根下穿庭入户而来,惯来人们形容它的叫声是“即唧,唧唧”,其实不是这样断句的。它的每一个句子里恐怕有十来个“唧”字,不紧不缓地连成一气,最后一个“唧”字尾音悠长,像两个省略号后面还接了一个破折号。那虫声清亮,从墙根下传来,浸染着秋的夜气的潮凉和湿润,仿佛一粒粒的露珠,滚落在青石铺就的光滑路面上。“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却原来,这蛐蛐儿是这样一路婉转轻吟着自己长长短短的句子,于幕后走向台前,去抚摸烟火尘民的听觉。蛐蛐的叫声是小美细碎、悠扬、轻柔像风过桂花落覆盖一愁的夜枕。万物的形色和声貌上,从来都附着生命个体的灵魂温度。秋天,总归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丰盈、华美、沉甸甸。穿过浮华的视觉盛宴,且去听听秋声吧。21.文中画横线语句,如果改写成“秋天总归是一个丰盈、华美、沉甸甸的收获季节。穿过浮华的视觉盛宴,去聆听秋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礼记》有言:“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意思是说,“乐”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礼”表现的是天地间的秩序。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的学习文化,懂得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他甚至对自己的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习礼仪,就无法立身处世)“礼”在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大到社会公序良俗的形成,小到个人道德行为品质的培养对于礼,你有着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学科试题第8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