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三)3文科综合XJC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3文科综合XJC试题)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材料一唐代对外开放为当时的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史载,与唐朝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先后有“七十二国”或“七十余番”。唐朝积极主动地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交流,先后向印度、朝鲜半岛、日本等国家或地区派遣使臣。与此同时,外国使臣来访也日趋频繁,例如,高丽、百济、新罗赴唐的使节分别有21次、20次和104次。当时唐朝与域外国家或地区交往的渠道有官方和民间两种,外国使者来唐的道路有水路和陆路两种,其身份有政治使节、文化使节、经济使节等。在都城长安、东南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一些都市随处可以寻觅到外国人的足迹;在衙门、学校、市场、寺院也可见到外国人的身影。一摘编自方亚光《唐代对外开放述论》材料二清朝前中期,统治者自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邦国以至海外列国都是野蛮落后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后来,广东十三行主导中外通商以后,清朝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在这种意识支配下,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保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同时,这一阶段的对外关系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事件,即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摘编自赵林安《简论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工作都要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是一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时体现的主观能动性,反映了这个国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客观因素则是一国国门以外发生的、难以为其左右的或大或小的事态。摘编自江时学《影响未来中国外交工作的若干因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对外开放的作用(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中期对外交往的特点(9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分)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简表(部分)时间重大历史事件时间重大历史事件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成立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1919-1922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使行简要用途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