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启学]2024届全国统一考试标准模拟信息卷(二)2文科综合LL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四文科综合
2、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二答案
3、2023-2024全国新高考综合能力测试模拟信息二
4、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四语文
5、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二文科数学
6、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四)文综
7、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二)文综
8、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二文综
9、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卷二文综
10、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二答案语文
2文科综合LL答案)
材料二1936年12月24日晚,周恩来在张学良等人的陪同下会见蒋介石。周恩来表示非抗日无以图存,只有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才是唯一出路。蒋介石表示“停止剿共,联合抗日”。一摘编自黄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材料三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可变成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栖牲,只有抗战!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1937年7月17日)(1)(9分)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蒋介石对日本态度的变化。(2)(8分)结合历史背景,简述蒋介石态度变化的原因。▲4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梁启超全集》材料二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1)(8分)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10分)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高三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卷第14页(共1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