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

31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详解】依据材料“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可知涉及的方面基本都和农业相关,A项正确:“杜绝”表述错误,排除B项: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豪强地主,排除D项。故选A项。3.如表为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户口数表(据当时官府户籍统计所得约数)影响其中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时户数口数间东1571067796056486856汉&263魏6634234432881年263秀280000年14664239400007672881280230000吴523000年0西280240000016160000晋年A.社会秩序的变动B.户籍制度的调整C.中央集权的消长D.人口的大量流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户口数表可知,东汉至魏晋时期,无论是户数还是人口数,都呈下降趋势,这与当时国家动乱具有重要的关系,东汉后期中央权力下移,造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中央集权削弱,最终导致国家动乱,C项正确;社会秩序的变动是一原因,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项:户籍制度的调整和人口的流动,与人口的减少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和D项。故选C项。第2页/共1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