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乙)
10.C(句意:今天赵国不救援魏国,魏国就会与秦国歃血结盟,那赵国就将直接面对强大的秦国,赵国每年也会兵灾不断,百姓每年也会大量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于大王的意思。“魏歃盟于秦”是状语后置句,“于秦”是“歃盟”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是判断句,“此…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中间不可断开,“之所以”是固定结构,不能断开,排除B。)11.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B.“古代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错误。“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就谦称自己是“寡人”。D.正确。“王之蔽”中“蔽”的含义是“受蒙蔽”。句意:做赵国的屏障。/大王您受到蒙蔽。)12.B(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错误。由原文“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可知,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13.翻译(1)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外交使者:共:同“供”,供给。)(2)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退”,使动用法,使…退:“置戍”,设置戍守:“何”,多么:“移”,改变。)14.吕祖谦认为,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诸侯国之间因有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为利益不同而背弃。秦穆公退兵和赵王出兵的原因都是因为利益,游说者从利害关系入手劝说都比较容易成功。【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由材料丙“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可知,吕祖谦认为,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如果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他怎么会撤兵第1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