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2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语文答案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语文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二轮专题卷语文
9、2024衡中同卷语文二答案免费网站
10、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2)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必书》指《尚书》,意为“上古之书”,与《诗经》《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B.用北,指封建统治者当权执政或官员担当职责,与其意义和用法相近的有“视事”“当国”。C.忍,此处意为“毒辣、狠心”,与《鸿门实》中“君王为人不忍”中的“忍”字意义相同。D,待,意为“依赖、依靠”,与成语“特才做物”“特才矜己”中的“特”字意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阳修擅长写史论,文本二以宦官制度给国家带来危害立论,逐层剖析宦者祸国的行径,夹叙夹议,分析详尽。B.欧阳修认为窟者之祸更甚,是因为宦官终日随待国君,关系日渐亲密,国君日益疏远忠臣,而重用宦官理政。C.有时国君发觉宦官危害已深,想要铲除祸患,却或因操之过急而被宦官挟持成为人质,或使奸雄们借机生事。D.唐昭宗亲近宦者,远离贤士,当他开始悔悟时,却为时已晚,因为此时宦官已经形成自己的势力,难以根除。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4分)(2)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4分)14.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和《五代史宦者传论》中都提到君主如果治国不当,就会有“身死国灭”的危害。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明君治国的做法。(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临江仙·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访妙玉乞红梅①贾宝玉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桥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注】①选自《红楼梦》第五十回。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歌都提及梅花的花色和花香,但两首诗歌中的梅花形象有所不同。B.《临江仙·梅》以梅花的玉瘦衬托红杏的憨肥,鲜明生动,凸显春意盎然。℃,《访妙玉乞红梅》用嫦娥喻妙玉,突出了自称“槛外人”的妙玉的超凡脱俗。D.妙玉虽然惯常特立独行,但却没有拒绝踏雪寻梅的宝玉,终以梅花相赠。16.这两首诗歌同是写梅,却流露出作者不同的心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2023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火模拟考试试题高三语文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