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教全国©的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记(2)特点:强调政治参与制度的规范化;维护政治参与内容的丰富性;确保政治参与人员来源的广泛性与参政质量的高效性;保障政治参与手段的多样化。(4分)价值: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提供经验教训。(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会是代表工人阶级的社会组织。俄国工会是为了解决工人的经济问题而产生的,其主要采取罢工的形式来反抗不平等,并逐渐在罢工运动中形成了自已的影响力。在列宁工会思想的影响下,工会在夺取政权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建设离不开工会的支持,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工会是连接无产阶级政党、国家和广大群众的“传动装置”,是党的主要依靠力量。他还提出“工会国家化”,将工会变为国家组织,由工会代表工人群众直接管理国家。由此,俄国工会的政治性职能得到确立。摘编自关娜《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工会思想的变化及解析》材料二1918~1923年,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欧洲各国相继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了欧洲“革命圈”。在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掀起了新高潮,极大地影响了欧洲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尤其是在方向、方法、精神上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实现”。可以说,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延续,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人类发展史上说,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对经济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摘编自任洁《十月革命的遗产—再述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和人类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工会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6分)【答案】(1)变化:由群众组织到国家组织;由经济组织到政治组织;工会与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3分)原因:工会在夺取政权中有较大贡献;苏维埃政权的确立;巩固新政权和建设新社会的需要;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列宁的指导;工会影响力的扩大。(4分)(2)世界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党通过土地改革、集体改造、政党下乡等组织化方式,推动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政治整合。1955年,农村党员人数达到新高,自此以后,党组织基本下沉和覆盖了所有乡村,将原先离散化的传统乡村吸纳到党的组织体系之下。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国家权力开始从乡村抽离,乡村社会出现了短暂的“治理真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助推了乡村基层治理体制向村民自治体制转型。摘编自颜德如《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基层治理的探索:基于组织化的视角》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就坚定地相信:只有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赖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建立和巩固民主政治,才能保证中国建设取得胜利。大家也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的民主建设不会成功,但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是由个别政治家设计的,也不能超越时空的限制,而是遵循着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要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下进行。另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程还18【24G3DY.历史-YLB-必考-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