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41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公【解题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西方国家在重塑国际法普遍性方面实际效果甚微,是因为国际力量对比尚不足以调整国际法的相关规定,这说明国际力量对比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D项正确。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新兴国家为维护国家独立和促进民族经济发展,采取了很多有益措施,排除A项;当今世界体系仍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西方国家世界主导地位的动摇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发展中国家重塑国际法,体现了其对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秩序的不满,与全球经济贸易发展形势的好转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16.(1)原因:古今对“诸葛亮躬耕地”的认识存在差异;受时代环境的限制,历代学者掌握的史料不同;地方发展经济的需要;等等。(6分)(2)[示例]归属地:南阳。(2分)理由: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躬耕于南阳”;东晋至唐朝的追叙文献中记载的是诸葛亮的“家”“故宅”,不是“躬耕地”;明清时期,襄阳地方志中承认隆中在汉代不属南阳郡;等等。(6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7.不变:传统司法审判程序不变;行政权与司法权依旧合一;司法人治色彩浓厚;等等。(6分)变化:外国人在华创办近代报刊,近代媒介出现在近代中国;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近代化;近代报刊舆论监督作用日益凸显;专制权力受到近代媒介挑战;等等。(8分)18.(1)特点:受到多方支持;以轻工业为主;多为整体搬迁。(6分)(2)背景: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协调区域发展的需求;新疆资源丰富和战略位置的凸显;世界局势趋向缓和,和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6分,任答三点即可)(3)历史经验:政府在对口援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口援建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统筹规划,进一步扩大对口援建的范围,并提升其效率。(3分)19.[示例]第二章子目标题: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2分)概述:15世纪,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西欧社会对金、银等贵金属的需求极为迫切,出现了一股强烈的“寻金热”。为了需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纷纷出海探索新航路。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船队到达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继续前行,最终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横渡大西洋,进入太洋,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以西欧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6分)评价: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葡等国率先开始殖民扩张,通过对印第安人的种族屠杀、黑奴贸易等野蛮手段,大量财富流入欧洲,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但同时,新航路的开辟也给广大亚非拉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和严重破坏。(4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历史卷参考答案(五)第4页(共4页)【23·(新高考)ZX·MNJ·历史·SD】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