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19.(1)原因: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完成,制造品具有价格优势。(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同列强进行贸易竞争;保护本国的殖民地市场。(2分)20世纪30年代:打击殖民地的工业经济,对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转嫁经济危机。(2分)》(2)新内涵: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私有化;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4分,答出两点即可)简评:使英国经济逐步走出了“滞胀”局面;增强了英国的竞争力;但并未根本上解决英国的经济问题。(4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以来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变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关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内容变化的原因,学生从材料一可以得出是工业革命和开拓海外市场的需要;材料二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竞争力下降,英国希望通过设置帝国贸易壁垒来保护自身的殖民市场;材料三则是英国要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来维护其所谓的“自由贸易”。第(2)问,第一小问,关于新内涵,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的新自由主义的新内涵是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促进了私有化。第二小问,关于其作用这主要是为了促进英国经济的发展。20.(1)特点: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涉及内容广泛。(4分)影响: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巩固了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分,答出三点即可)(2)启示:坚持正确的精神文明导向;坚持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要;以人民利益为重;自觉抵制错误思想。(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关于新中国初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学生根据“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可得出“以人民为中心”,根据“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可得出“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根据“在文学艺术上…在倡导的国民精神上…在教育战线上,改革旧教育”可得出“涉及内容广泛”。第二小问,关于影响,学生可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角度回答。第(2)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学生根据“中国共产党强调”和“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可得出“坚持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根据“为了给‘七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保障”可得出“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要”;根据“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人手”可得出“坚持正确的精神文明导向”等。【高三历中·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805C·LN·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