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友·2023-2024学年上学期 语文九年级教学评价一语文答案

51

万友·2023-2024学年上学期 语文九年级教学评价一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万友试卷2024九年级语文
    2、万友测试卷九年级上册语文2024
    3、万唯语文九年级答案2024
    4、语文学评九年级上册答案2024
    5、2024语文学评九上答案人教版
    6、2023-2024九下语文万唯答案
    7、2023-2024语文学评九年级下册答案
    8、2023-2024万唯语文九年级试题研究
    9、2023-2024万友测试卷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
    10、2023-2024万唯九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材料二:意境和境界有别,不能混为一谈。意境是心中的内在,属意识形态,而境界乃是人生在世的实在状态,不属于意识形态。这区分很重要,要避免把意识和存在、虚在和实在相混淆。艺术意境是在人生境界的基础上实现的精神上的提升,由心内之意和心内之境相融合而成。作家艺术家对自己的人生状态有所体验和感悟,经由意象经营,创构出了胸中意境,然后又经意匠经营,用笔墨把这胸中意境体现出来。艺术意境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超越,反过来,又对生活产生影响,提升人生境界。人生境界是中国古典哲学所探索的重心,而艺术意境的探索,却是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应有课题。那么,艺术的意境究竟有什么特征?首先,意境的特征表现在情景交融,意与境浑。这里说的意境,其实就是情意和境界的融洽结合。情意和境界的结合方式不同,就生成了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情境着重的是抒情,偏重于“娱乐愁怨”的感情;意境着重的是言志,偏重于表达“意向”或“志向”;而物境着重的是状物。山水诗就是把情意和山水之境结合,创构出山水境象。这三境,后人都概括简化为意境,这广义的“意”,涵盖了知、情、意,这是广义的意境,而物境、情境、意境(狭义)乃是广义意境的进一步细分。这里所说的物境,在唐代还只是专指创构的山水意境,但后来进而拓展为事境、人境,山水之外,草木虫鱼等物、鸟兽林花等物象,均入意境。情境交融、意与境浑,这是艺术意境最明显的特征,我们较易感受得到,容易理解。但对艺术意境的理解不能满足于此,仍需作进一步理解,那就是艺术意境还具有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特征。所谓虚实相生,就是实象(有形之象)和虚象(无形之象)相互生发而创构出来的艺术意境,从而拓展了审美的空间,这就是古人所云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之所以要创构虚实相生的境象,并非要去追寻那虚象,而是为了追求更深远的意义,即所谓“象外之旨”“象外之韵”“象外之意”。从“观物取象”,经“立象尽意”,再到“境生象外”,艺术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营造意境。我们常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事理即象外之意,只有通过虚实相生的意境才能呈现。中国人的最高追求,乃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人类之所以要创造文学艺术,就是要创构一个意境,进入这天地境界。中国的艺术意境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中,以天、地、人三才说作为哲学基础,自呈民族特色。正是这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一直主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思路,就是要创构艺术意境,以达到主客合一、虚实相生和天地同源的天地境界。(痛编自胡经之《意象经营意境生》)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产生诗的境界,条件之一为“见”必须是具有凝神注视这个特色的“直觉”。B.“见者”对所见对象的“见”应该是主动的,而不能完全是被动的接收C.当我们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地观照物象时,就会达到物我由两忘而同一的境界。D.宇宙万物变动生展,景象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情趣同样也不会绝对相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诗的境界的突现起于灵感,所以作诗、读诗时深入分析就没有很大必要了。B.诗人常常因鱼跃鸢飞、胡笳暮角而或喜或悲,这其实就是即景生情的表现。C.因为诗人与常人对于同一个世界的感受不同,所以常人无法了解诗歌的境界。D.广义的意境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这三者侧重点不同,同时也有高下之分。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作为论据最能支持材料二中关于“意境”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一克罗齐B.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王国维C.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D.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一别林斯基【2022届高三新高考考前模拟卷(四)·语文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 万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