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河北卷)试题

9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河北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故排除B项;该漫画的寓意并非表达日本民众反对日本侵略中国,故排除D项。10.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农村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在农村创办农具、粮油加工、建材、纺织等社队工业,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增强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故选D项;这些社队工业的建立并没有改变农业经营模式,故排除A项;这一时期农业合作社化运动已经结束,故排除B项;这些社队工业是在人民公社体制下进行的,故其并未瓦解人民公社体制,故排除C项。11.A【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神话与民主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中宙斯与几个主神的关系可以看出,当时希腊人已有这样的观念:国家不能只由一个人掌握,权力要分散,各权力机构之间不能互相干预。据此可知,民主制度在古希腊产生绝非偶然,而是古希腊人理性、逻辑、开明的久远传统的必然结果,故选A项;希腊神话对其人文精神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其人文精神的起源,故排除B项;材料说明奥林匹亚众神间有所牵制,但牵制不等于没有协作,而且这只是神话传说,众神并不存在,故排除C项;神话传说也是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故排除D项。12.C【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启蒙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康德认为自由以及对于自由的限制具有共同的根源,对于自由的限制的合理性也正是来自自由本身,因此,理性的自由是有界限的,受到理性自由自身的限制,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故选C项;康德认为一切不正当的东西是自由的障碍,自由是正当的,故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立法问题,故排除B项:康德认为理性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并不是理性与秩序无法协调,故排除D项13.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的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材料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下院中的贵族阶层所占比重较大,这反映出当时的新贵族尚未退出英国政治的中心,但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一政治现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故选B项;此时的贵族阶层主要是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故排除A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贵族所占比重大,并不能说明贵族掌控着国家政治走向,故排除D项。14.D【解析】本题考查美国代议制的变化,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总统通过频繁提交国情咨文的方式来干预立法,扩大总统立法权,是当时行政权力扩大的表现,总统行政权力的集中和扩大,故选D项;总统的行政中心地位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内容,故排除A项;总统参与立法,并没有违背1787年宪法的权力制衡原则,故排除B项;总统权力的扩大,并未从根本上突破三权分立的政治框架,故排除C项。15.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可知,从1991年至1996年,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资金总数在逐年递增,这一方面反映了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故选A项;材料并未体现区域经济集团化,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区域间贸易的投资关系,不是发达国家间的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重心出现转移趋势,故排除D项。16.①说明:1978年以来,国内政治形势日益好转,“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思想枷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伟大转折,对原工商业者政策的落实稳定了人心;由于政策正确,经济形势好转,私营经济重新崭露头角,需要党制定新的政策加以应对;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十年“文革”导致我国与世界的差距拉大,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此时期带给我们极大的震动。在此国内外形势下,党对私营经济的发展采取“默许”政策。(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③说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入瓶颈期,民众对新时期的私营经济产生分歧,产生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争论;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破除了人们对计划经济的迷信;私营经济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党对私营经济制定相应政策加以解决;理论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为新时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香港、澳门的回归也为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党形成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理论,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经济政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学生首先要注意表格中时间的分段。其次,根据表格的两个示例,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最后,阐释须条理清晰,史论结合。【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804·HE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