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河北卷)答案

21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河北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中细选|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外传,一经发现追究法律责任】可▣3A码上有礼试卷质量反馈神州智达仿真模拟卷▣超历史模拟考试(信息卷I)参芳答案及评分细则题号12689101112131415答案ACCDBA○BBC1.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商朝对被征服地区没有全部直接占领,而西周“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将商人迁丁洛邑”,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相比丁商朝,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故选A项。内外服制度是商朝的制度,西周没有沿用,排除B项;分封制无法遏制诸侯国势力的增长,排除C项;到秦朝才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排除D项。[命题意图]本题从商朝、西周对地方的管理制度切入,考查分封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2.C解析:对比两图可知,两幅图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到秦朝的郡县制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秦朝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选C项。无论是在西周还是秦朝,这一区域战略地位都非常重要,战略地位日益重要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不足以得出各地文化交流是否频繁,排除B项;成为国家政治中心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命题意图]本题从秦朝时在今天河北所建立的郡县切入,考查西周和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是考查河北地方特色题,切入角度,特别是考查角度较新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3.C解析:由材料“商家用雕版印刷术印的字帖、医书出卖”“作为商人交易、纳税的凭据”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印刷术的需求增大,推动了雕版印刷术的使用,故选C项。由题干时间“762年”可知,此时已是安史之乱后,结合所学,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落,不再是盛唐,排除A项;材料反映不出主流文化得到普及,且也不可能得到普及,排除B项;D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命题意图]本题从唐代社会上的字帖、医书、凭据等切入,考查雕版印刷术。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4.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城市不再只是消费型的,还能向农村和其他地区提供手工业品和加工品,向生产型发展,这表明当时城乡之间商贸往来是双向流动的,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中坊市变化,排除A项;当时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体,经济结构尚未发生变动,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城乡间经济关系,但无法由此得出融为一体的结论,排除C项。[命题意图]本题从宋代城乡之间的流通发展切入,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5.D解析:清朝法律包括律和例两种,材料反映了清朝法律的律例并行特点,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收到法律制约,排除A项;清代社会治理手段多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律方面的情况,不涉及行政管理,排除C项。[命题意图]本题从清代律例切入,考查清朝政治制度。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6.B解析:根据材料“江南制造局编印的《西国近世汇编》逐周汇述各国重要时事”可知,人们可以通过《西国近世汇编》了解世界各国的情况,这有利于中国人扩展视野,更新思想,故选B项。材料只涉及介绍社会主义运动情况,并不表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进入中国,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对西方时事的介绍,并没有对救国方案有实质影响,排除C项;《西国近世汇编》只是介绍国际形势,并没有对政府的舆论导向产生影响,排除D项。[命题意图]本题从江南制造局编印的《西国近世汇编》切入,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考查学生描述神州智达历史·信息卷I答案第1页(共4页)
本文标签: